迪卡豬是美國迪卡公司培育的配套系豬的總稱,迪卡是美國的地名。配套系指的是由多個優良豬種,根據各自具有的優良性狀,在復雜選育基礎上,運用雜交試驗方法建立起來的、能夠穩定取得最大雜種優勢的一個體系。配套系豬種與傳統的豬種如長白豬、大白豬等不同,它不屬于品種的概念。在國外,培育配套系豬的育種工作發展很快,它代表了當今國際豬育種的方向,配套系種豬是當今世界發展養豬業最好的種豬,國外也有人稱配套系種豬的后代為混交種。
迪卡配套系豬有一個完整的繁育體系,這個體系保證了繁育出的種豬具有各種優良性狀,這是它的技術標志。該繁育體系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曾祖代(代號GGP)又稱原種,即原來之種的意思。迪卡曾祖代原種豬包括有5個專門化品系(注意:這里不叫品種),分別用A、B、C、E、F5個字母表示,這5個專門化品系的豬分別來源于當今世界最優秀的豬種,如杜洛克、漢普夏、長白豬、大白豬等,因此,可以說,迪卡豬集中了這些豬種的所有優點。
迪卡曾祖代原種豬的5個專門化品系都是純系,是迪卡配套系豬的“龍頭”。它們都可以自群繁殖,即每個專門化品系都有公豬和母豬,完全可以通過自群交配來保證后代永續,并且不發生性狀分離。通過實施選育制度,可以使種群質量不斷提高。曾祖代原種豬同時又擔負祖代種豬A、B、C、D的生產任務。迪卡配套系的祖代種豬只能由曾祖代原種豬場生產(我國1991年引進的迪卡曾祖代原種豬全部在北京養豬育種中心的原種豬場飼養)。
祖代(代號GP)包括A系、C系公豬,B系、D系母豬(A系、C系母豬,B系、D系公豬在原種豬場統統肥育上市)。祖代豬場飼養曾祖代原種豬場生產的祖代種豬,按照A公×B母,C公×D母的方式進行生產,得到了迪卡父母代種豬,即AB系公豬、CD系母豬(AB系母豬、CD系公豬在祖代豬場統統肥育上市)。祖代豬場必須按上述方式進行生產,否則就無法保證后代最大程度的雜種優勢和群體整齊一致。在祖代豬這個層次上不能進行自群繁殖,祖代豬不能生產祖代種豬,只能生產父母代種豬,因此,祖代豬場為保持豬群數量,每年更新的種公、母豬必須由曾祖代原種豬場提供,否則就無法繼續正常生產。
祖代豬場是曾祖代豬場的下一個層次,有更多的雜交優勢,在祖代豬場這個層次上進行雜交生產,生產水平要比曾祖代豬場高,組織起來也不復雜,這個層次上也不做育種工作。
父母代(代號PS)包括AB系公豬、CD系母豬。父母代豬場飼養從祖代豬場購入的父母代AB系公豬和CD系母豬,按照AB公×CD母的方式進行生產,得到了配套系終端的迪卡商品代育肥豬ABCD,所以父母代豬場又稱為商品豬場。父母代豬場進行的繁殖方式是雙雜交,得到的雜種后代集中了曾祖代原種豬5個專門化品系的全部優點,生產性能最好。在許多地區,迪卡商品代肥豬的生產性能超過其他許多豬種的雜交組合,表現非常好。但要牢記:商品代肥豬決不可留做種豬使用。
迪卡配套系曾祖代原種豬來源于當今世界最優秀的豬種,但不是把這些豬種隨意地從各個豬場購來進行雜交,就會得到如同迪卡配套系豬一樣的效果,因為盡管迪卡曾祖代原種豬包括了那么多優秀的豬種,但必須運用先進的選育技術培育出專門化品系,并通過系統的雜交試驗方法(育種學上稱為配合力測定)才能建立起配套體系。這個過程需要巨大的投入,不是一般的品種間雜交所能做到的。
在迪卡豬配套系的體系中,無論是哪個代次的種豬,都分有父系和母系。這個體系的曾祖代原種豬中,A、B系屬于父系,C、E、F系屬于母系。在選育上,父系有突出的生長發育速度(達到出欄體重所需要的日齡等)、優秀的胴體品質(瘦肉率等)和肥育性狀(飼料報酬),母系在保持較快的生長發育速度的基礎上,有突出的繁殖性能,如產仔數(包括產活仔數)、年產胎次等,在繁殖性能方面母系明顯地高于父系。在父系、母系中又分有不同的父本和母本,而且各系豬在整個繁育體系中的位置都是不可調換的。這就是說,迪卡配套系豬種是經過精心選擇并在多次試驗基礎上繁育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