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我國生豬養殖產業富有特點的一年。雖然,與國外相比有很多方面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但是整體產業水平在不斷提升,也漸漸呈現出一些更加先進和開放的發展方式。
我國生豬產業特點1規模化大度提升
目前,養豬在畜牧行業中占比40%以上,豬肉在我國是非常重要的消費品之一,中國豬肉需求量占全球的40%~50%。近些年,散戶退出速度加快,導致飼料經銷商的業績下滑30%以上。但是,年出欄商品豬5萬頭的豬場,全國已超過200家。經過近十年的發展,中國規模化豬場的實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一體化的養殖企業數量也在穩步增加,中國養豬業在全球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2國內外差距很大
我國養殖技術整體與國外還存在很大差距,這個差距不是指我們不懂得養豬,而是我們在養豬的初期階段資本積累過于脆弱。比如,歐洲在上個世紀70年代建造的豬場,到現在依然能非常完整地運轉,單就設備投資方面就比我們國內要高很多,我們的養豬業是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一家一戶地積累起來的。所以,就資本能力的積累我們與國外有很大的差距。但是,通過近十多年的積累,我國已經能接近或超越發達國家的水平。
3生產效率低
我國現在就豬場的PSY指標(包含每周出欄頭數等)與國外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品種之間的差距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大,更多的是在養殖系統方面(如豬場設計、設備和管理等)造成了國內外品種變現之間的差異。簡而言之,同樣品系的種豬,做得好的企業可以達到平均產仔數為25頭,相對較差的企業只有16頭左右。但不可否認,和頂級育種企業相比,我們還存在很大的差距。
4生產成本高
2016年,國內母豬存欄降至最低水平,目前正在逐漸恢復階段。事實上,我國有幾個方面的成本與國外相比相對較高:第一,土地方面,國外大量的土地集中在少數農場主手中,我國是分散地集中在各個農民手中,要把這些零散的土地集中起來,消耗的成本非常高,國內部分土地租金已經漲到每年每畝1000元。第二,環保方面,豬的糞便在美國用來耕地使用,但國內大多數企業選擇集中廢棄處理,這與土地政策關系很大。豬的糞便原本是很有價值的肥料和原料,但我們卻運用大量的成本進行處理,造成了巨大的浪費。第三,人工成本方面,養殖企業的員工工資和最初相比漲了5~6倍,所以未來企業的自動化非常重要。按照現有的傳統模式,一頭豬的人工成本大約在70元以上,如果實現自動化就可以有效地降低人工方面的成本。
5飼料競爭更激烈
2016年,部分飼料企業銷量增加了近40%,但利潤卻沒有增加,甚至還處于急劇下滑的狀態。市場的集中化程度進一步提高,排名前50位的飼料企業豬飼料的年產量占整個豬飼料企業的50%以上。
除了上述之外,2016年養豬行業還呈現一些特點。如,養豬企業效益雖然增加,但是不同企業之間的效益差別依然很大。就目前情況來看,溫氏和牧原整體的成本控制能力非常突出。另外,進口豬肉對國內豬肉市場的沖擊也比較大,2016年進口豬肉量增長率超過了100%,這還不包含違法的走私豬肉。
十三五規劃強調不能做短期企業,要做綠色企業、可持續發展企業。國家也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包括良種補貼、示范場補貼等來扶持企業可持續性發展,但是對環保的要求和監管依然越來越嚴格。當然,這對規模較大的養豬企業而言是好消息,而那些相對較小的企業卻會因為環保問題逐步退出市場。
生豬產業的成長方式1主產業鏈持續產業化
近期,很多大型企業都制定了戰略目標,如溫氏在十年左右達到出欄5000萬頭,正邦達到5000萬頭,天邦達到3000萬頭。企業高速發展面臨的并不只是資金問題,還有人力資源和土地問題,在國內高強度的環保壓力下,能否找到可以承載這么多生豬的養殖基地是相對棘手的事情。當然,大量的散戶和小型專業戶的退出給大型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市場空缺。
2環境和種養結合
養豬產業處在國內現實環境,就必須注意生物安全、糞便處理、減少抗生素使用和資源合理利用。金新農也在做一個嘗試,就是和種植企業合作來共同經營養殖業,以求資源共享,合作共贏。
3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
這里的技術主要指育種技術,國內雖然有不少育種人才,但是還沒有形成絕對的優勢,市場認同程度與國外團隊還有一定的差距。未來,國內養豬業還是要加大種豬繁育的投入。當然,除了傳統的育種手段必須要堅持外,也應該利用最新的基因技術手段來提高我們的遺傳進度。
4商業模式創新及互聯網借道和資本界定
新模式的探討,除了新希望和天兆的模式外,長遠的發展模式是聯盟,和行業內主導的大型企業像溫氏、正大聯盟。另外,未來的年輕人可能會更加注重動物福利,這可能會對我們飼養方式和豬場設計有一定影響。
總而言之,過去30年由飼料、添加劑和獸藥主導的生豬養殖模式,逐漸更替為以豬場為主導的飼養模式。生態養豬和肉食品消費將成為豬業發展的主角。我國生豬養殖業與屠宰企業的產業級分工、生產模式和成本悄然發生著變化,一方面我們與國外企業的差距縮小,另一方面,中外企業的聯合也加劇了產業的競爭,在產業結構調整的同時,中國生豬產業的發展將逐漸國際化。